氨基酸螯合物的生物作用以及與無機微量元素之間對比差異發表時間:2020-09-15 08:46 1、結構的穩定 動物必須的中性氨基酸具有氧、氮、硫原子,而必須微量元素Cu、Fe、Zn、Mn、Co等二價陽離子易與富含電子對的氧、氮、碳原子配位形成螯合物,由于這種離子鍵與配位鍵共存的獨特結構,分子內電荷趨于中性,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不易與其他物質結合生成不容性化合物或被吸附在不容膠體上,具有良好的化學穩定性。 植物性食品中所含的植酸、草酸、磷酸根離子易于微量元素結合生成動物難以吸收的不溶鹽排出體外,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由于其特殊的結構,具有良好的化學穩定性,分子內電荷趨于中性,在體內PH環境下,金屬離子得到有效保護,提高生物體對金屬離子的吸附。 3、減少拮抗和其他破壞作用 微量元素之間存在復雜的拮抗作用,如鐵與鋅、銅與Mo之間等等,同時大多數飼料添加劑中使用石粉作為載體和稀釋劑,無形中增加了Ca2+的含量,而Ca2+對多種微量元素均具有拮抗作用,另外無機金屬離子在飼料的生產儲存中容易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如Fe2+易氧化成Fe3+,這種氧化產物或氧化還原過程會氧化或催化破壞飼料中的維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的穩定性和特殊結構,減少了營養物質的損失,增強了營養物質的吸收,此外,無機鹽會影響動物腸道內的PH值和酸堿平衡。 4、獨特的吸收方式提高吸收率 無機元素穿透細胞膜被機體吸收,需要載體分子把金屬離子包裹起來,在細胞膜外形成脂溶性復合體,才能使陽離子穿過細胞膜;有研究認為位于五元環或六元環螯合物中心的金屬離子可以通過小腸絨毛刷狀緣,而且所有氨基酸螯合物都可以以氨基酸或肽的形式吸收。 5、提高微量元素的利用率 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進入機體后,按不同組織和酶系統對某種氨基酸的需要比例和數量不同,可把被相應氨基酸螯合的微量元素直接運輸到各特定的靶組織和酶系統中,通過酶和組織的作用釋放微量元素,以滿足機體的需要,這就省去了吸收無機態元素所需的生化過程,從而提高微量元素利用率。 6、雙重營養作用和抗病抗應激作用 動物在攝入時,同時攝入了動物所必須而食物中往往缺乏的兩種營養物質——微量元素和氨基酸,具有雙重營養作用。另外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具有增強抗菌能力,提高免疫應答反應、促進動物細胞和體液免疫力的功效,同時可以增強體內酶的活性,提高蛋白質、脂肪和維生素的利用率。 7、毒副作用小,食口性好 無機微量元素應用過量會造成動物中毒。試驗證明,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的半致死量遠遠大于無機鹽毒性副作用小,安全性好;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減少了無機微量元素的刺激性,并且具有特殊香味易為動物采食吸收。 氨基酸螯合物在乙醇等有機溶解中的溶解性極低,而微量的金屬離子和氨基酸都能溶解于有機溶解,利用三者在有機溶劑中的溶解度差異,可以有效純化氨基酸螯合物。 下一篇富馬酸亞鐵的適用證
|